消息速递 | 公共管理青年学者国际发表能力提升工作坊2020线上论坛成功举办
公共管理青年学者国际发表能力提升工作坊2020线上论坛成功举办
为了发现、鼓励和培养新锐青年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2020年6月17-18日下午线上召开了“公共管理青年学者国际发表能力提升工作坊”,为青年学者撰写和发表高水平英文论文提供指导。6月17日下午,工作坊的全体会议进行了直播,感兴趣的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观看直播回放。
主会场截屏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亮教授主持工作坊的开幕式,院长杨开峰教授致欢迎辞。杨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公共管理青年学者国际发表能力提升工作坊”自2013年举办以来,坚持每年召开1-2次会议,为与会的青年学者提供专业细致的指导,帮助优秀的论文在国际期刊发表。从近些年的工作坊来看,参会论文的质量显著提升,这同工作坊的帮助密不可分。他期望工作坊可以一直办下去,帮助更多的中国青年学者提升国际论文发表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杨开峰院长
全体会议安排了主编论坛,多份国际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会成员介绍了各自期刊的背景、发展历程、目标和宗旨、涵括主题等信息,并回答与会者的问题。参与主编论坛的期刊和学者包括:杨开峰教授简要介绍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 (PPMR)的情况,香港科技大学的吴逊教授简要介绍了其所主编的China Policy Journal (CPJ)和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Policy (JEPP),厦门大学的于文轩教授简要介绍了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CPAR),香港教育大学的和经纬副教授介绍了Policy and Society (P&S)和Journal of Asian Public Policy (JAPP),浙江大学的沈永东研究员简要介绍了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 (JCG),上海交通大学的刘帮成教授简要介绍了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PPM)。最后,清华大学的梅赐琪副教授介绍了《公共管理评论》。
全体会议的第二部分是主题演讲,挪威奥斯陆大学政治科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Tom Christensen做了题为“如何写好学术论文”的讲座。Christensen教授从学术论文的结构(引言、理论和方法、论文语言、分析和结论)等方面详细讲解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为青年学者构思和撰写国际论文提供了指导。
Tom Christensen教授
在平行分论坛,20位全球各大高校的青年学者报告了自己的论文,评审专家对论文进行点评,为论文修改完善提出建议。评审专家包括:挪威奥斯陆大学政治科学系Tom Christensen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魏文池助理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刘帮成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沈永东、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亮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友浪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梅赐琪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公共管理系王欢明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学部吴逊教授、香港教育大学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和经纬副教授。
6月17日下午
分论坛一
分论坛一由挪威奥斯陆大学的Tom Christensen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的魏文池助理教授担任评论人。
1.
湖北工业大学的廖雨婷汇报了其与合作者尹刚、孔玉梅、岳靖凯、李文敏共同撰写的论文“Efficiency Comparison of Public Hospitals under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Affiliations in China: A Pilot City Case”。该研究采用DEA方法对武汉市2013-2017年间的三级综合公立医院(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和其他各级医院)展开研究,探究不同行政隶属下医院的效率差异和生产率变化。
2.
复旦大学廖福崇博士报告的论文题目为“Does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Promote Business Environment? A Configurational Analysis Based on China Administrative Reform”。该研究从中国行政改革格局入手,探究行政改革是否促进了营商环境以及背后的影响机制。该研究建立了一个行政负担分析框架,并以省级实证数据为基础,运用fs-QCA方法,发现行政改革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路径优化营商环境。
3.
浙江科技学院童素娟博士的论文题目为“Beyond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the torture of major epidemic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该研究分析了传播遍及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工具理性的异化,探究了工具理性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危害,指出工具理性掩盖了价值理性,奴役官僚体制中的“人”,导致理性关系失衡。该研究认为,若要根除疫情中暴露出来的“顽疾”,需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率。
Christensen教授与魏文池博士就研究论文的选题、写作、学术规范与数据分析等多方面对与会学者提出了修改建议。在论文选题方面,由于参会论文主题多样,涉及卫生经济学、营商环境与价值探讨等多个问题,Christensen教授认为学者应发现其研究问题与公共管理学科之间的关系,并与公共管理理论联系,深化和升华研究问题。
在论文写作方面,由于此次投稿论文大多为学者的初稿,因而在语言方面存在英文文字表述与语言习惯等多种问题。魏文池博士认为文字问题是英文论文写作与发表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并建议作者对论文语言进行修改与润色。
在学术规范方面,Christensen教授与魏文池博士强调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并从理论假设、论文框架、学术论文规范等多方面对参会论文的写作规范提出建议。在数据分析方面,Christensen教授与魏文池博士对参会者使用的DEA和fsQCA等研究方法进行评介,并鼓励青年学者尝试顶级期刊的研究方法。最后,Christensen教授对青年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在选择期刊时,不需要一味追求顶级期刊,选择适合自己的期刊很重要。
分论坛二
分论坛二由上海交通大学的刘帮成教授与浙江大学的沈永东研究员担任评论人。
1.
江苏行政学院的涂譞介绍了她的研究,题为“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NPOs in coproduction of social services in China: an exploratory study”。论文以江苏省A组织为例,探究政府如何以及为何让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合供。研究发现,非营利组织在合供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力建设和价值创造上,她从政社关系的角度指出了社会服务的合供路径。
2.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蔡锐星分享了题为“The Antecedents of Public Servants’ Pro-Social Rule Breaking: Based on Lewin’s Field Theory”的论文。论文以Lewin的场理论为基础,使用随机调查实验方法,从环境和个体两个方面探究公务员违规的影响因素。该研究根据社会利益和违反成本划分了四种行为情境,发现“社会主导”情境下的公务员违规倾向最强,“规则主导”状态下的公务员违规倾向最弱,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3.
清华大学博士后罗吉介绍了他的研究,题为“The Missing Premium? Nonprofit Identity and Migrant Salary: New Evidence from Market Transformation”。论文使用广东省2013-2016年雇主-雇员匹配数据,从市场转型的角度估计非营利性身份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覆盖效应几乎不存在,成员效应只有在市场转型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移民中才明显,并对此进行机制分析和提出政策建议。
刘帮成和沈永东两位评阅人就论文的问题、背景、方法和结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地点评,并提出了修改建议。刘帮成教授对起好论文题目和恰当引用西方概念进行了细致的讨论,介绍了选择公共管理期刊或跨学科期刊的注意事项,并给出了投稿建议。
沈永东研究员根据展示议题补充了最新的研究进展,指出论文中核心概念的英文单词使用应与国际研究对话,注意相似概念的内涵差异。论文中划分阶段和提出假设都需要有充分的理论及文献支持。
分论坛三
分论坛三由中国人民大学的马亮教授与张友浪助理教授担任评论人。
1.
清华大学的杜娟介绍了她的研究,题为“Who Selects Whom? A Bureaucratic Promotion Mode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该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官员晋升的四个标准:能力、绩效、人脉和性别。该研究通过涵盖545名中国中层干部的联合调查实验来检验理论假设。研究发现,在中国官僚组织中,候选者的能力、绩效、人脉和性别四个特征均影响上级偏好,其中绩效的影响力最强。
2.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何浏阳分享了她的研究,题为“Does the antipoverty-oriented performance appraisal slow down GDP growth?: A quasi-experiment for Chinese counties”。论文使用2011年至2018年的县级数据,实证研究以脱贫为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对GDP增长率的影响。该研究使用双重差分法(DID)和工具变量(IV)的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在县级干部绩效评估系统中,如果以脱贫为导向的指标完全替代GDP相关的指标,会显著减缓当地GDP的增长。
3.
哥本哈根大学的杜彤云介绍了她的研究,题为“Determinants of Social factors on Changing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Under Urban Renewal: A Study of Chongqing”。该研究对重庆市6个城市更新项目的1086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影响社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的社会因素。研究发现,城市更新项目和个人特征会影响居民的居住满意度。该研究强调,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社区参与和可及性、社会互惠与信任以及社会网络和社会保护均对居民的居住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马亮和张友浪两位评阅人就论文的题目、理论假设、研究方法和结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马亮教授对论文题目怎样吸引读者眼球给出了其意见,并就论文投稿期刊的选择给出了建议。另外,他还针对理论的强化给出了详细的对策建议,并指出了论文行文结构方面的可完善之处。张友浪助理教授针对论文中的主要概念区别、数据的来源与处理以及研究结论和局限性等问题,给参会学者提出了详实的建议。
6月18日下午
分论坛一
分论坛一由清华大学的梅赐琪副教授与大连理工大学的王欢明教授担任评论人。
1.
上海交通大学的Greta Pesce汇报了论文“Open Government Data from Citizen Empowerment to Innovation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自2009年奥巴马政府推动“行政部门和机构负责人关于透明度和开放政府的备忘录”以来,开放政府模式已使许多国家采取了追求透明度,寻求政府、公民和企业之间参与和合作的战略。该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数据,从跨国比较视角对开放数据系统进行研究,以发展一个适用于开放政府现象的理论框架与解释不同地区差异的分析范畴。
2.
上海交通大学的范洋洋博士的论文题目为“A cross-cultural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尽管公共服务动机(PSM)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但跨文化的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却很少。基于此,作者采用荟萃分析方法探究跨文化背景下公共服务动机与个人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支持了PSM与个人绩效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并根据两种文化划分标准,验证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公共服务动机和个体绩效关系的差异性。
3.
天津大学的胡业飞汇报了其与清华大学的刘梦露、华盛顿大学的王婕合作完成的论文,题为“Institutional Context and Digital Government Development: A Study on Smart City Pilot Projects in China”。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制度环境与数字政府发展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对中国智慧城市试点项目的考察发现,由分税制和晋级赛制度构成的央地关系,作为一种特定的制度因素,可能在中国城市选择智慧城市发展模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制度环境与中国数字政府发展之间复杂而有趣的联系。
4.
北京大学的路海艳博士的论文题目为“A hybrid of governance modes to deal with NIMBY in waste management in South China”。垃圾管理已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严峻问题,而焚烧炉的建设是近年来垃圾管理的解决方案之一。然而,由于担忧焚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焚烧炉引发了争议和社会不满,该研究从政策、政体、政治三个层面探讨这种混合型治理模式。
梅赐琪副教授和王欢明教授从论文结构、方法使用和写作细节等多方面对四篇论文进行总结与交流。梅赐琪副教授发现一些论文的描述性分析与回归分析之间存在差距,或者是理论与假设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建议青年学者将两部分进行更好地衔接与融合。
王欢明教授就论文中的调节变量与研究方法等技术细节与参会者进行详细讨论,并建议研究者在论文写作中明确研究贡献。在研究方法的使用方面,两位评阅人鼓励青年学者思考目前的研究方法是否适用于其研究。以QCA方法为例,梅赐琪副教授指出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多维度稳健性检验,或者使用其他研究方法。
分论坛二
论坛二由香港科技大学的吴逊教授和香港教育大学的和经纬副教授担任评论人。
1.
西安交通大学的陈洋介绍了研究,题为“The Growing Social Enterprises in China: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Urban Polici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 Enterprises”。论文对中国社会企业进行了概述,使用比较案例分析法,对深圳、北京、成都和武汉的社会企业进行研究,从城市政策与社会环境维度构建分类框架,并总结出不同城市的社会企业发展模式。
2.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黄平分享了他的研究,题为“Probing the dynamics between low-carbon experimentation and urban politics: A case study of solar policy retreat in Shenzhen, China”。论文使用城市能源转型框架(DUET),通过对深圳太阳能实验的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展示地方政府在实验中的角色如何从制度建设者转变为政权稳定器,以及城市政治如何在重塑政治承诺和愿景中发核心作用。
3.
湘潭大学的博士生周雪介绍了研究,题为“Work cognition of Public employees Under Acute Grand Challeng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 Case Study of China’s Response Against COVID-19”。该研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使用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公务人员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公务人员对疫情防控的认知水平较高,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总结公务员工作认知的影响因素。
4.
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Emily C. Blalock分享了她的研究,题为“Investig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VID-19 Pandemic Business Support Policies in Shanghai: A Chinese Migrant Entrepreneur Perspective”。该研究根据上海三个零售市场的数据,通过混合研究方法,探究中国新冠疫情下中央政府针对小微企业扶持措施的政策认知、评价及效果。研究发现,个体户需要政策支持但是对自己能否得到帮助并不乐观,性别、户籍、年龄等特征会对个体户的政策认知、信任与满意度等产生影响。
吴逊教授和和经纬副教授对以上研究的选题意义、概念使用、框架搭建和摘要写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吴逊教授指出,摘要质量决定读者或编辑是否会继续阅读,因此表达需要清晰扎实;在进行类型学划分时,需要对概念内涵和评判依据做充分说明。吴教授针对论文中的问题,展示了该领域的高质量论文,并指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和经纬副教授对部分论文补充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指出学术研究要避免“大帽子,小脑袋”,因此概念使用要精准。和经纬副教授建议作者根据研究议题和个人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认识到定量和定性方法之间的张力。最后,两位评阅人对会议进行总结,勉励大家做好研究,与会者也对两位评阅人表达了感谢。
分论坛三
论坛三由Tom Christensen教授与马亮教授担任评论人。
1.
兰州大学的刘宁介绍了他的研究,题为“The shutdown of cities: Are policies to combat COVID-19 effective in China”。该研究使用省级数据评估中国疫情期间封城类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效果。研究发现,控制政策的效果呈倒U型曲线,且该效应会受到区域内和区域外人口迁移的中介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截止2月底,中国的防控政策有效避免了大约30万人的感染,而且防控政策至少提前7天执行,才有可能产生一个更好的结果,但显然在那时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这一决策。
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南方分享了她的研究,题为“Does Policy Innovation on Building Child Friendly City Make a Better Society for Growing up? – Lessons and Inspirations from four Chinese cities”。论文使用政策创新和政策扩散作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实践,以及影响政策创新的关键因素,并选取深圳市、长沙市、上海市和固安县四个城市进行多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城市人口发展策略,尤其是吸引年轻精英和提高全球竞争力的目标,是促使地方政府将儿童作为政策创新和公共投资重点的主要原因。
3.
北京大学的李洋分享了她的研究,题为“Conflicts in ‘Governance Theory’: A Critiq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Political Philosophy”。该论文指出已有西方治理理论存在诸多内在冲突与矛盾,并提出治理理论需要发展新的政治哲学基础。论文依据马克思对“国家—社会—个人”结构关系的批判观点,重新思考治理理论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Christensen教授和马亮教授对这几篇论文的研究问题、理论框架的构建与深度强化、目标期刊的选择及研究方法的完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Christensen教授首先针对作者们的投稿期刊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指出在一篇论文中的研究问题需要清楚明了,概念的表述需要更加具体而精准。此外,他认为研究者需要在研究中说明使用了什么理论,清晰地阐述理论,并尽可能强化研究所需理论。
马亮教授指出,作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文献综述等方面先列出几个可能的投稿期刊,再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目标期刊。他建议参会作者明晰自己的概念与定义,完善并深化理论模型。他提出多案例研究需要找到比较的标准与维度,再据此聚焦问题。
相关推荐:
消息速递 | 中国人民大学健康保障研究中心召开新时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治理研讨会
供稿:史晓姣、王程伟、张珺
人 大 公 管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引领者
欢迎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众号
http://spap.ruc.edu.cn/